焦點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5-01 瀏覽次數:7821 |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1007/5aeddd77d09d4a75a60b87ee16142378.jpeg
原標題:三部戲曲作品盡顯地域特色 本報訊(記者王洋)隨著湘劇《忠誠之路》昨晚在濱海演藝中心上演,部戲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七屆文華獎參評劇目第一階段在津展演順利完成。曲作評劇《革命家庭》、品盡彩調劇《新劉三姐》、顯地湘劇《忠誠之路》,域特令津門觀眾領略了不同戲曲劇種的部戲多姿多彩。 湘劇是曲作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品盡歷史,主要流行于長沙市、顯地湘潭市等地。域特湘劇兼含高腔、部戲彈腔、曲作昆腔、品盡低牌子四大聲腔,顯地有豐富的域特打擊樂譜和過場音樂,程式嚴謹,表演、服飾、臉譜等都具有獨特的湖湘風格。湘劇傳統劇目豐富,多數出自宋元南戲、元代雜劇和明清傳奇,少數由藝人創作改編而成。湘劇大小劇目共有1000多個,以高腔、亂彈劇目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具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2008年6月,湘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次在津展演的湘劇《忠誠之路》由湖南省湘劇院演出,盛和煜擔任編劇,張曼君擔任導演,湘劇優秀表演藝術家李希恩、邵展寰等領銜主演。該劇以馬日事變、秋收暴動、三灣改編、大柏地反擊、古田會議等黨史事件為主線,講述英烈陳樹湘“斷腸明志”的英雄事跡,將恢弘與平凡、史詩與人性、黨史知識與人物故事完美融合,勾勒了一幅時代洪流中的英雄群像。 演出現場,湘劇演員用心用情的精彩演繹,將革命先輩的青春激揚和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得淋漓盡致,“忠肝義膽為國殤,志誠熱血灑湘江”。湖南省湘劇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排《忠誠之路》,是劇院全體員工接受的一次重要黨史教育和精神洗禮,也以此表達我們對革命先輩的崇敬和緬懷之情?!?/p> 這次該劇在全國性舞臺上傳唱黨在艱苦歲月中披荊斬棘的奮斗歷程,正如導演張曼君所說:“這個戲甚至可以定義為歷史文獻劇,它的文獻感是前所未有的?!彼M^眾能從中感受革命先輩的人格魅力,牢記革命先輩為國為民付出的鮮血和努力,感受湘劇藝術的魅力,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據悉,本次文華獎參評劇目第二階段在津展演的三部戲曲作品京劇《母親》、花鼓戲《山那邊人家》、莆仙戲《踏傘行》,將于明天起陸續與觀眾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