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3-28 瀏覽次數:499 |
https://n.sinaimg.cn/front20221117ac/399/w720h479/20221117/5d53-e7d4b53a26633978bf53e0a5d4b8cb00.jpg
原標題: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聞起火鍋這么吃,臭吃吃受你受得了嗎? 中國人對火鍋的起香喜歡,讓幾乎所有的火鍋人都能成為朋友。幾個人圍著一個冒著熱氣的聞起大鍋,一邊聊著天南海北,臭吃吃受一邊享受著火鍋里各種上下翻騰的起香美味。寒冷的火鍋冬天里,大家抱團兒圍爐取暖;夏天的聞起時候,在開足空調的臭吃吃受房間,喝著啤酒,起香試著讓因為麻辣失去知覺的火鍋舌頭蘇醒過來。 在遙遠的聞起歐洲,美麗的臭吃吃受瑞士,也有很多人對火鍋有著共同的起香愛好。不過他們用的底料和中國火鍋完全不同,滿鍋就是冒著泡的奶酪。大家圍爐而坐,用叉子叉住面包,蔬菜或者培根放在奶酪中涮一涮,然后就可以吃了。 瑞士的奶酪火鍋叫作“CHEESE FONDUE”,FONDUE就是火鍋的意思。瑞士乳酪火鍋用的陶土燒制的圓鍋,一般不是很大,開口也就是7,8寸盤子大小。除了瑞士的奶酪之外,底料里面還要放白葡萄酒,大蒜和奶油,濃濃稠稠的感覺很像煉乳。據說愛吃奶酪火鍋的瑞士人,晚餐一個人干掉一整鍋沒有什么問題。不過如果你不喜歡奶酪味道, 覺得有點臭的話,聞見味兒可能就躲遠遠的了。 由于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沃野一望無際,從雪山上流淌下來的雪水無時不刻滋潤著萬物,所以瑞士有很多牧場,盛產各種奶制品。據說在18世紀的歐洲,奶酪并不像現在這樣普及,除了牧民之外,奶酪只是一部分富人專享的美食。后來隨著奶制品加工業的興盛,牧民們開始更多地往城里運送鮮牛奶和各種奶制品,奶酪火鍋才得以流行。 在歷史的長河中,瑞士人一直嘗試著各種把奶酪融化做成美食的方法,一心研究奶酪火鍋的人們發現,奶酪火鍋的制作方式出現了十九世紀末瑞士家政學校的教科書里。既然已經是保姆的必修技能,當時足見得奶酪火鍋的普及程度之高。 在瑞士各地,制作奶酪火鍋的奶酪都各有不同,具體的區別詳細得可以寫出一本書了。我感覺應該也就是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的區別吧。制作奶酪火鍋也有步驟,點上火后,先用新鮮的蒜瓣把容器內部擦一遍,這一步驟會讓奶酪鍋有蒜香,但是卻找不到蒜的痕跡。然后倒入少量的白葡萄酒和一點點玉米粉,然后加入巨量的奶酪,加大火力的同時用木勺迅速攪拌直至奶酪全部融化。完美的奶酪火鍋中,你看不到結塊兒的奶酪,既濃稠有均勻。然后就可以上桌了,一般餐桌上會擺一個小小的酒精爐來保持奶酪火鍋在食用過程中不會再次凝結。 吃火鍋的時候,大家圍坐,想吃啥就用叉子扎起放在奶酪中涮一涮。當奶酪鍋吃得快見底兒的時候,瑞士人會在鍋里打下一個生雞蛋,然后用木勺迅速攪拌,眼見著奶酪鍋底兒就變成散發的奶香和蛋香的奶酪布丁了。我覺得這個老牌瑞士人的吃法,既不浪費,又讓奶酪火鍋有一個完美的ENDING,非常絕妙。 為了讓吃奶酪火鍋的過程更有樂趣,幽默風趣的瑞士人還有很多“段子”。比如第一次吃奶酪火鍋的人,必須在面包塊放到奶酪鍋里轉8圈,如果8圈之后面包上的奶酪沒有凝結,才算過關,取得吃奶酪火鍋的合格證。如果有人不小心把自己的叉子掉到火鍋里,這個“幸運”的人將負責清洗所有人的餐具。 瑞士的冬天特別寒冷。白雪皚皚中的小木屋,從窗口透出溫暖的光。壁爐中的柴火燒得正旺,奶酪火鍋的香氣好像在整個世界彌漫。如果一生中有一個夜晚可以這樣度過,我愿意把全村人的碗都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