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5-01 瀏覽次數:7 |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21115s/158/w619h339/20221115/5008-9907c340cda40f5908892f88bf9dd5c5.jpg
出品|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 編者按 | 2022 年 8 月 13 日,杭州峰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營銷首腦風暴·杭州峰會成功舉辦。杭州峰本屆峰會以“格局激蕩,杭州峰演化進階”為主題,杭州峰探討當代汽車企業在產業變革大勢之下,杭州峰應當抱持長期主義,杭州峰構建體系競爭力。杭州峰活動現場,杭州峰近百位汽車營銷首腦、杭州峰頂級專家學者與產業戰略決策者齊聚一堂,杭州峰共話格局激蕩之下,杭州峰企業與個體的杭州峰演化進階之路。 會上,杭州峰零跑科技聯合創始人、杭州峰總裁吳保軍分享主題演講:中國民族品牌崛起之路。杭州峰 以下為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老師, 大家晚上好!我是零跑科技吳保軍,非常榮幸受邀參加第19屆中國汽車營銷首腦風暴·杭州峰會。我今天的主題是中國民族品牌崛起之路,主要是分享我們對于如何占領智能電動車賽道高地的思考和實踐。 多年來,中國汽車市場一直被合資、外資品牌牢牢占據,傳統自主品牌雖然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但是仍處在以大尺寸、低價格獲取銷量的狀態,而且主要集中在SUV市場,品牌溢價能力有待提升。 新能源開辟了新的賽道,為中國品牌尤其是新勢力品牌的發展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自2021年以來,新勢力品牌發展的勢頭強勁,月交付量持續過萬,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不僅如此,造車新勢力品牌的溢價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持續向高端突破,很多電動車的價格已經超過了30萬,甚至價格逼近豪華的品牌。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高加速度發展的階段,乘聯會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超過650萬輛,那么7月份新能源汽車銷售實現了59.3萬輛,我們認為預測的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在不斷的上升,7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26.7%,到12月份很可能會突破35%。電動車銷量的飛速提升,也給各個車企帶來了甜蜜的煩惱,那就是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愈演愈烈。很多車企的交付周期都非常長,客戶也慢慢習慣了預訂等車的現狀。交貨期在兩個半月內,完全不會影響訂單的增長,同時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漲等多因素疊加,也讓電動汽車的成本明顯上升。今年各個新能源品牌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漲價也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車型的搶購熱潮。 2022年已經過了大半,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面臨怎么樣的環境,又應該如何應付,我認為波特理論在今年來看,應該是最有效的分析工具。包括了供應商溢價能力的變化,購買者的溢價能力,替代品的威脅,還有新進入者和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 首先看的是供應商的溢價能力。多地疫情反復,靜默的城市此起彼伏,疫情打亂了我們正常生活秩序,供應鏈遭遇重大危機。供應數量和價格都不斷在波動,受俄烏戰爭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同樣巨幅波動,造成電動車上游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帶來了成本的壓力。 其次是購買者溢價能力的變化。疫情反復,讓用戶的活動半徑縮小,外出意愿下降,收入下降,導致購車需求下降,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能力成為影響企業的重要因素,供應商的距離,供貨能力,物流的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孫子兵法中講“以虞待不虞者勝”,對于此,零跑汽車一直堅持全域自研自制戰略,全域自研自制是零跑穩步前行,充分應對復雜環境的“金箍棒”,目前零跑三電核心零部件全部自研開發,自研生產制造,堅持全域自研自制讓零跑具備了三項重要能力: 一是快速制定多種替代方案,芯片替代和多電芯供應方案的能力;二是快速轉移生產地點,生產工藝和設備自研能力;三是生產組織改變容易的能力,可以快速應對生產變化,快速恢復生產流程。正因為此,零跑汽車才能在逆勢中保持持續穩定的生產交付量。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全域自研的架構和實力,在全域自研的道路上,零跑緊密圍繞智能化和電子化展開,既智能駕駛、智能電池、智能電驅,現在智能電動車的比賽才剛剛開始,很難說未來拉開身位的核心競爭力會在哪里,零跑的選擇是將所有與智能化電子化的技術相關的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為此,零跑不斷攻堅克難,七年來獲得專利數超過1600件,位居行業前列。在保持一定領先競爭力的同時,零跑也在不斷超越自己,不斷迭代,不斷擴張外延。零跑的智能駕駛實現智能感知硬件,智能算法,智能執行機構的自研自制全覆蓋,零跑已經完整掌握智能駕駛核心軟硬件技術,確保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在智能駕駛算法和軟件層面,零跑通過一系列創新算法和云端AI控制技術,進一步激發AI自我學習的潛力。目前智能駕駛的算力已經嚴重過剩,需要進一步精深算法,提升算力性能,零跑的一些創新嘗試已經獲得國際認可,在被譽為智能駕駛奧林匹克的谷歌Waymo2021自動駕駛算法挑戰賽上,零跑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而這并不是重點,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還將精細打磨每一個算法模塊,更快更好的加快AI自學的速度和進度。 零跑實現了自動駕駛芯片的自研自制,解決了“卡脖子”的難題,在這一方面早有布局。我們研發了凌芯01芯片,打造全國首款全國產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AI智能駕駛芯片,具備L3級自動駕駛算力,支持12路攝像頭接入,360度全景環視。這款芯片已經搭載在零跑C11這個車型中。 零跑在不斷重新定義智能座艙,我們為零跑C11、C01配置了一個“三居室”的AI超級智能座艙,率先搭載高通SA8155P芯片,實現一顆芯片控制三屏聯動,以智能網聯控制器為核心,連接云端、車載控制器、通過車聯網云共享車端、移動端,實現多場景的交互新體驗。 零跑首創了Face ID人臉識別的啟動技術,可自動關聯31項設置,如導航、音樂、座椅、空調等等,匹配用戶的習慣,首推安卓虛擬機,實現熱門應用裝機兼容率高達99%,只有軟硬件全部自研,我們才能打造出這樣擁有無限可能新的座艙生態。 今年4月,零跑正式發布全球首款無電池包的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全球第一個把CTC技術應用到電動車的量產產品上。相對傳統動力,電池包這項新技術呈現的優勢不容小覷,使整車減重15公斤,扭轉剛性提升25%,綜合工況續航提升10%。如今我們已經將CTC技術免費開放共享,零跑希望以開放共享的心態,助力產業技術突破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CTC技術架構的突破性優點是更大的空間利用效率。電池的空間利用效率提升14.5%,更長的續航里程,同樣的電量續航會提升10%;更強的性能,扭轉剛性提升25%,輕量化技術提升20%;AIBMS技術革新,讓安全系數大幅度提高??梢哉f零跑CTC技術在量產車型中搭載是智能動力電池發展的里程碑。 未來CTC技術還將跟隨零跑一同進化。在硬件層面,每一輛零跑汽車100%搭載自研動力總成,進一步提升車身剛度、耐久性、操控性、安全性,升級車輛NVH性能,實現整車電池機構與車身結構集成效率的最優化。 零跑首創了AI BMS大數據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全方位提升電池安全電池壽命、電池性能,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可控。 與此同時,零跑智能AI可進化電池算法,讓電池全生命周期可OTA進化,隨著數據的積累,持續學習,持續優化電池的性能表現,智能動力電池將在零跑車上大放異彩。 在2015年創業之初,我們便組建了電驅研發團隊,開始自研智能電驅。汽車產業可以說經歷了兩次動力革命,第一次動力革命,內燃機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汽車產業的大發展。如今第二次動力革命來臨,新變局即將開啟,傳統內燃機動力將向可深度學習,自主進化的智能電驅變革。經過七年的持續研發,零跑電驅團隊已經實現完全自主正向研發,獨立掌握完整電驅核心技術,包括大功率的碳化硅控制器,可變架構油冷電驅,三合一電驅,直驅增程式油冷電驅。我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油冷電驅。 作為業界首款可變架構油冷電驅動力總成,一體化滿足整車對平置傾斜的需求,峰值功率可以達到100千瓦到300千瓦,峰值扭矩可以達到300Nm到500Nm,兼容400伏、800伏電壓平臺。未來我們在嘗試開發運用碳化硅技術,設計達成200千瓦功率,可持續800伏高壓,將基于物聯網多維感知技術和AI自學習算法,推出具有電驅機能AI自診斷,電驅壽命自預測的下一代全場景AI智能電驅。 在全域自研自制戰略指導下,我們的研發制造能力全面發展,目前零跑在整車四大工藝車間,同廠區,同時配有電池車間,電驅車間和電子車間。我們采取多品牌電芯方案,自研多種電芯方案,適配零跑的所有車型,可以很好的平衡所有的產能。自己生產制造,可以根據外部的情況變化,及時的響應,從而增加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基于自研自制戰略,領跑今年3到7月份的交付量持續穩定增長,基本保持在月均1萬臺以上,甚至在受疫情影響最大的4月份,仍然實現了9087臺的交付量,是下滑幅度最小的企業。所以全域自研才能構筑底層的競爭力,全域自制才能牢牢掌控應對變化的主動權,全域自研自制利于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我們也能夠做到快速提出多種替代方案,快速轉移生產地點,快速調整物流和生產組織方式。 全域自研自制是零跑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想要做大做強的關鍵所在。全域自研自制讓我們擁有改變棋局的能力和潛力,來引領中國民族品牌崛起之路。 謝謝各位的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