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9-03 瀏覽次數:734 |
https://n.sinaimg.cn/finance/crawl/51/w550h301/20230302/6ee0-6aa7b3eeef96e6fe61d2d6efe27b2081.jpg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年時能源還有眾多優質達人分享獨到生活經驗,間過景天煎熬快來新浪眾測,何新還經體驗各領域最前沿、車主最有趣、受全最好玩的年時能源產品吧~!下載客戶端還能獲得專享福利哦!間過景天煎熬 一年時間過去了 為何新能源車主還在經受全景天幕的何新還經煎熬? 【智車派】進入2023年后,國內的車主汽車行業似乎并沒有迎來此前想象中的復蘇,但是受全與汽車市場較為低迷的大環境相比,國內的年時能源新能源汽車市場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依舊保持了較高的間過景天煎熬增長率。根據乘聯會最新公布的何新還經數據,今年1-6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952.4萬輛,車主同比僅增長2.7%。受全而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零售308.6萬輛,同比增長37.3%,占比已超過30%。而在6月乘用車市場銷量下降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依舊保持了25.2%的同比增長。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除了想感受“彩電冰箱大沙發”的“新三大件”外,新能源汽車越來越低的購車價格和相比燃油車更低的用車成本自然是主要原因。對于這些購車者來說,選擇新能源車型無疑就是“騎車單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即使購車時價格可能還是要高于同級燃油車,但是今后的用車體驗也是一般燃油車比不了的。 當然,這一想法并沒有錯,直到炎熱夏日的再度來臨,讓不少新能源車主集體開始破防。而問題的關鍵,就出在他們頭頂上的那塊大大的玻璃上。 全景天幕:美麗的陷阱? 雖然在不少人看來,全景天幕廣泛出現在汽車領域的功勞主要歸功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是其實早在70年前,就已經有車企“遙遙領先”時代,推出了配備天幕的車輛。在20世紀30年代,腦洞大開的汽車設計師們粗暴地在Austin Seven Box Saloon的車頂上摳了一個洞,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款汽車天窗。1941年,為了解決雙門小跑車林肯歐陸Derham Coupe的內部采光問題,設計師們用一塊透明材質替換了金屬車頂,全景天窗的概念應運而生。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內部空間也越來越大,為了撐空間而選擇開天窗的做法也開始被廠家慢慢拋棄,畢竟開了天窗后,若果制造工藝不行,車輛很容易出現漏水的情況,同時對車輛的車身剛性也會造成一些影響。由于開天窗的成本更高,這一設計更多的是被用在了一些豪華車型上。不過沒想到的是,在經過了70年后,全景天窗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化成了全景天幕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對于許多第一次買車的新手司機而言,全景天幕的確有著不小的吸引力。正如廠家宣傳的那樣,全景天幕不僅能夠帶來更好的采光效果,同時還能讓你在自駕游的路途上領略沿途的層巒疊嶂、抬頭便是一望無際的藍天白云。而到了夜晚,和心愛之人一起躺在車上透過天幕數星星,也是一件聽上去十分浪漫的事情,這對于正處于追求浪漫和自由階段的小年輕們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賣點。 當然,你要說全景天幕的這些優點車企有沒有夸大宣傳,那可能還真沒有,全景天幕的確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成為年輕車主約會時的秘密武器。但是正如大多數宣傳文案那樣,企業都會在放大優點的同時,極力隱藏缺點。不過大自然可管不上這么多,一旦到了夏天,全景天幕就會告訴你,其使用最多的場景,還是讓你在車內感受夏日太陽的火熱。 為防曬 各路車主各顯神通 進入6月以來,國內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高于同期均值的高溫天氣,北京和附近的河北甚至都連續數天氣溫突破了40℃。炎炎夏日讓不少人都熱到懷疑人生。我相信在這之中,肯定就包括了不少此前選擇了全景天幕車輛的新能源車主。 在全國進入夏季的當下,網絡上也有越來越多車主反映自己被自己的愛車“燙頭”,無一例外,他們的愛車都采用了全景天幕/天窗。不過就算都搭載有全景天幕,車主的夏季痛苦值也是可以分為三六九等的。這其中,受影響最小的自然是那些配備有電動遮陽簾的車主。對他們而言,如果太陽太大的話,那就一鍵開啟遮陽簾。雖然相比沒有天幕的車輛在隔熱方面有一些差距,但是還是能夠隔絕掉大部分熱量和輻射,再配合上車內空調,基本沒有太大的不適。 而配備了可變光感天幕的車輛體驗相比遮陽簾則又要差一些了。以配備了該技術的極氪001為例,?官方表示其所配備的EC光感天幕紫外線阻隔率高達99.9%,并且還具有低熱輻射和透明度低的特性,防曬、隔熱、隱私性面面俱到。不過話雖這么說,但是相比于遮陽簾的純物理隔熱,這種先進的可變光幕在防曬上可能會起到一些作用,但是要想隔熱,效果可能并不會太好。 不過和最后一種情況相比,上述兩類群體還是幸福的。畢竟還有不少人的車輛只有一塊宣稱采用了各種隔熱涂層但是卻啥作用都沒有的大玻璃,在大太陽的暴曬下,車內的乘員可不就是“六月穿皮襖——自找罪受”。這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廣大特斯拉車主,與之相關的吐槽是不是還能成為眾平臺的熱門內容。 為了避免燙頭,廣大配備有全景天幕車主們可謂是腦洞大開。有在車內戴草帽防曬的,有在車內打傘來增加人工屏障的,還有車主用各種防曬服飾將自己裝扮成了古代的“蒙面刺客”,頗有大俠開車的既視感。更有甚者來了個廢物利用,將作廢的舊報紙直接貼到了車內的全景天幕上,以實現遮陽的效果。當然這么做就不要對車內的美觀度有太大期望了,不過跟遭受暴曬活受罪相比,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汽車廠家為何屢教不改? 有關全景天幕暴曬的抱怨從去年夏天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不過在經過了一年之后,這一情況似乎并沒有得到解決。除了之前就已經入坑的車主外,在過去一年間還有更多的車主也在今年夏天加入了聲討大軍中。那么為何再有這么用戶抱怨的情況下,一些車企依舊不進行改進呢? 其實對于這些新能源車企來說,它們也覺得很無奈?!安皇浅兼幌?,是臣妾真的做不到??!”之所以不少新能源車企選擇全景天幕,是因為他們想要盡量營造車內空間的寬敞感。由于動力電池的加入,一般的電動汽車的地盤厚度都是要高于普通燃油車的。當車輛高度一定時,更厚的底盤勢必會侵占車內空間,經過電池包墊高的坐墊也會進一步削減乘坐人的頭部空間。特別是車高較矮的轎車,頭部空間會變得更加局促。 如果車輛此時還要配備電動遮陽簾的話,由于電動遮陽簾本身就具有一定厚度,這會讓本就不富裕的頭部空間更加捉襟見肘。一旦后排乘坐人員身高高一些,甚至有可能直接出現“剃頭殺”的可能。因此即使有零跑C11、新蔚來ES6等車型已經配備了電動遮陽簾,也都是頭部空間相對更加富裕的SUV車型。 除了空間限制外,成本也是車企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普通全景天幕玻璃的成本為1000元左右,擁有鍍膜的天幕玻璃成本為1500元~2000元,而普通全景天窗成本大約在3000元左右。如果要加入電動遮陽簾,成本還將更高。除了成本的增加,由于電動遮陽簾的電機等新的電子設備加入,還可能會因為經常使用出現一些可靠性問題,這還會進一步增加車輛的售后成本。 但是如果商家頂住壓力不提供此類配置,而是像蘋果對待手機充電器的態度那樣,將其從標配變成后期選配,這不僅能夠省下相關硬件成本,同時還能通過后期官方高溢價出售再賺一筆。特斯拉在這上面就看得很明白,雖然在宣傳中稱其玻璃天幕能夠很好隔絕熱量和輻射,但是看一眼其官網就能發現,其官方推出的790元的手動遮陽簾,卻出現在了Model Y的暢銷配件一欄。 在廠商眼中,成本肯定是能省就省,特別是在如今許多國內新能源車企依舊面臨巨額虧損的情況下。即使沒有配備遮陽簾,車主在網上吐槽歸吐槽,也并不能拿車企怎么樣,同時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用戶選擇新能源汽車,并成為來年吐槽的主力軍。如果他們實在無法忍受的話,還是會通過各種方法,來實現防曬隔熱的效果,因此車企又能有什么太大的損失呢?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該如何做? 對于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要想避免此類事情愈演愈烈的最好辦法還得是用腳投票。如果比較在意這一點的話,在購車前就最好了解心儀車輛在全景天幕方面是否提供電動遮陽簾選項。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這一點的話,盡量還是選擇SUV車型,因為空間更大其配備遮陽簾的車型也更多,即使出廠時沒有提供也能夠通過后期加裝。 而那些已經購車且未配備遮陽簾的人群,要想做好夏季防曬最好的辦法還是加裝這一“頂級裝備”,無論是電動還是手動,一塊遮陽簾都是幫天幕隔絕熱量的最佳選擇。如果車內空間不暈你這樣做的話,貼上一層隔熱膜或者防曬膜也是解決辦法之一,雖然效果比不上遮陽簾,但是相比光禿禿的玻璃,還是會改善車內體驗。 當然,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直接選擇不帶有全景天幕的車輛,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普及率越來越高的當下,想要找到這樣一款這樣的新車型,好像也變得越來越難了。 (本文來自于手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