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2-10 瀏覽次數:856 |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75/w550h1925/20221208/5bf8-0a354a55e030fdd4a078c6b90bfcb6f4.png
作者:4What “你們為什么要把手機做成這個樣子?” “我們之前考慮過中置攝像頭的砸開設計方案,但是焊死后來發現這樣沒辦法放下我們需要的散熱硬件,所以……” “不,鐵門我的程度意思是……這機身工藝應該不便宜,你們為什么覺得有必要把一加 11 做出這種質感?” “為什么不呢?” ![]() 一加 11 是砸開一加“百億補貼”之后的第一款作品,在這個時間點之后,焊死一加終于在手機包裝盒上大大方方地打上了 “OPPO” 這四個英文字母。鐵門從一加 11 開始,程度一加真正成為 OPPO 旗下,砸開主打性能的焊死“先鋒品牌”。 可說實話,鐵門主打性能的程度手機,4WHAT 是砸開見得多了。作為目前手機性能唯一的焊死用武之地,各類手游永遠是鐵門這類產品的主戰場。這類產品一般都可勁地把價格壓低,然后塞個直屏大電池,至于機身設計……隨便 PS 幾下就得了。 ![]() 但一加 11 完全不一樣,它看起來像個科學家。 就像前面說的一樣,一加 11 的整體 ID 設計是為內部堆疊,尤其是散熱材料堆疊服務的,因此選擇了目前主流的攝像頭模組偏置設計。其設計語言也和上一代一加 10 Pro 有許多聯系,比如攝像頭模組和邊框連接到一起。 不過在整機材質這方面,一加 11 做了一個 3D 玻璃加金屬的設計。機身后背一整片的玻璃由 3D 熱彎成型,靠近攝像頭模組區域的玻璃有輕微的外凸去完成和凸起金屬環之間的過渡。整塊玻璃雖然沒有之前 OPPO Find X3 那種“不可能的曲面”,可對于一加 11 所瞄準的競爭對手們,也是一次華麗的炫技。 ![]() 除了 3D 造型,這塊玻璃在經過一加妙手之后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也讓人驚訝。一加對鍍膜進行了某些特殊的處理,讓這塊后蓋玻璃看起來顯得更厚實,也讓整個手機的后蓋看起來有“深度”,而不是一層薄薄的玻璃。整機的手感也一如既往地好,在正常豎向握持使用的時候給人一種圓潤的感覺,讓手機抓起來非常舒適。 不過這種外觀設計和用料也給一加 11 帶來了 1 個比較明顯的麻煩——橫向握持玩游戲的時候攝像頭區域很刮手。而且一局激烈的游戲之后,攝像頭模組上的每一顆指紋都在印證著你在游戲中的一分一秒。 嗨,多擦擦吧。 然后這個科學家遞過來名片,上面寫著“羅伯特·布魯斯·班納”。 別擔心,你的一加 11 不會突然撐爆自己的外殼然后變大好幾倍,它只會從一個看起來十分精致的手機變成一臺看起來十分精致的游戲手機。但如綠巨人一般的能量,倒是實打實地存在的。 一加 11 是一加品牌(或者 OPPO 品牌?)第一款采用高通第二代驍龍 8 移動平臺的手機,這顆芯片的強大和高能效我們之前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這顆芯片擁有目前頂尖的 CPU 和 GPU 性能,并且出色的能效讓它即便在較小尺寸的手機內也有良好的發揮。至于一加 11 這樣擁有良好散熱硬件堆疊的手機,更加不用擔心性能釋放。 ![]() ![]() 各項理論測試跑分也證明了一加 11 的實力,其 CPU 和 GPU 的理論性能成績都達到了目前同芯片被動散熱機型中的頂尖水準。和其他主打性能和游戲體驗,但機身尺寸更大的產品比起來,一加 11 的實測性能也不落下風。 ![]() 在持續性能方面,一加 11 表現也讓人滿意。 在 18℃ 無空氣流通室內連續運行最高畫質《原神》 1 小時,平均幀率為59.8fps。同場景中連續 10 輪安兔兔跑分也極其穩定,其始終能保持得分超過 130 萬。 但說實話,這對于我們來說都不算讓人驚奇的——甚至作為一臺搭載第二代驍龍 8,且主打性能的手機,不如說做到這樣的水平只是基礎。 那一加準備了什么招數,讓自家的“班納博士”在同類產品面前取得優勢呢? 3 個:分別是網絡、視覺和震感。 ![]() 我們首先從震感開始。一加 11 搭載了一顆一加向頂級供應商瑞聲科技定制的,Android 手機中體積最大的震動馬達。這顆震動馬達的體積達到 602mm3,是 Android 手機震動馬達體積首次超過 600mm3 大關。這顆馬達在振動量、啟停時間和震動頻寬這三大關鍵指標上,已經追平或趕超了 iPhone 14 Pro 上的。 這是解決“能震”,可這顆馬達不只是“能震”而已。 以往的 X 軸線性馬達只會有 2 個方向的磁路,因此其震動方向只有 1 個軸,每次只能輸出 1 個振動波。而一加 11 的震動馬達是業界首個使用“全相磁路”技術的產品,擁有 4 個磁路方向,因此在智能手機上首次實現了雙重震感疊加的能力。 ![]() 這讓一加能夠在這顆馬達上模擬出更加豐富,更加貼近真實的震感。以《和平精英》為例子,一加 11 能夠同時模擬車輛行駛震動和武器擊發的震感,額外增加了一層震感。在瑞聲提供的 “RichTap Creator” 應用中,一加 11 幾乎可以完美地模擬銅鑼被敲擊時的震動——仿佛手真的接觸到了一般。 在日常使用中,一加也專門為這顆馬達增加了低頻震動增強的算法,因此一加 11 的低頻振動更加緊實純粹。這個水平的震感在目前的智能手機界是全新的天花板水平,其他任何一臺手機——包括那些游戲手機們,都沒有能與之媲美的。 ![]() 在視覺層面,一加 11 這次也在搞“獨立顯示增強芯片”。 別急,聽到他們說這玩意的時候我們的反應也是“切……”,可一加向我們保證他們的芯片不一樣。 一加的顯示增強方案并不僅限于“補幀”這一個,他們的方案基于自己和 Unity 游戲引擎的合作。通過打通游戲引擎、游戲底層和手機 CPU 一側的數據,聯合合作伙伴研發了專業的顯示渲染芯片。這顆芯片在已經被玩出花的游戲插幀方面,能夠降低插幀延遲并減少畫面拖影。 除了補幀效果更好,一加和 Unity 的合作也讓這個補幀能夠輕松支持更多游戲。和友商僅適配一部分主流游戲比起來,一加 11 上來就支持超過 100 款游戲的 120fps 插幀顯示。不光是頻頻在手機廠商發布會上出現的某 RPG游戲和某 MOBA 游戲,一些相對沒那么熱門但玩家基數也不少的游戲(比如某 1v4 多人對戰游戲)也能在一加 11 上實現 120fps 插幀運行。 ![]() 在“補幀”之外,這顆芯片還能夠利用超分功能,在不增加 SoC 負擔的情況下將游戲畫面分辨率升格至 2K 水平呈現?;蚴窃诓辉黾佑螒蜓舆t的情況下,為游戲畫面增加 HDR 視效,讓游戲畫面看上去明亮艷麗。這兩項功能在經過適配的游戲中都可以直接開啟,不需要重啟游戲或是調整畫面設置。 當一加那邊跟我們說他們的手機在“網絡”這一方面做了什么黑科技的時候,我們心里也都是不信的。畢竟每個手機都在宣傳自己的天線設計有多么厲害,什么專門為橫向握持等優化??烧娲蚱鹩螒騺?,移動網絡說了一句“無所謂我會出手”,然后游戲該 “460” 還是 “460”。 ![]() 結果一加說,他們連這個問題都能解決。 從簡單意義上來理解,一加這次利用 OPPO 的安第斯云以及各大超算中心,為用戶打造了自己的游戲加速服務。這個加速服務主要解決因弱網環境,或網絡堵塞造成的游戲數據通訊延遲和游戲卡頓。 當一加 11 偵測到 Wi-Fi 網絡擁堵的時候,會調用蜂窩數據網絡和 Wi-Fi 網絡一起發送同樣的數據包。這個同樣的數據包會由專線傳輸到 OPPO 的云端服務器并進行融合,再和游戲服務器交換。當僅使用蜂窩數據網絡進行游戲的時候,游戲數據包會通過最快的專屬網絡通道發送到 OPPO 服務器,然后和游戲服務器交換。 ![]() 舉個例子,我們這里使用其他手機發射一個 Wi-Fi 熱點,然后將一加 11 接入,在遠離熱點手機的房間內運行《王者榮耀》手游。未開啟云加速時,游戲的網絡延遲經常會超過 100ms,任務行走和操作都無法正常進行。開啟云加速后,游戲內的延遲就可以保持在完全不影響對戰的區間內。 當然這種深度定制化的網絡加速方案也有它的不足之處,目前這個功能僅適配了四大主流網游(原、榮耀、和平以及聯盟手游)。其他聯網游戲目前暫時沒辦法通過此功能獲得網絡加速。 最后 “One more thing” 的配置是內存。 一加在本代產品上取消了 8GB 內存的配置,直接從 12GB 起步至 16GB 封頂。新的內存基因重組技術也號稱是目前業內最徹底 Android 內存重構,大幅度提升內存效率,降低響應時間并根據用戶使用習慣進行資源預分配。結合大容量內存獲得超強的后臺應用主流能力同時,讓手機保持長久穩定流暢。 仁至義盡的“中杯” 不知道一加在打什么算盤,上一代只有 Pro,而這一代沒有 Pro。和其他手機廠商想盡辦法擴寬產品線的做法比起來,一加 11 甚至顯得有點形單影只。 ![]() 不過好消息是,2023 年度的“中杯”手機們都迎來了一波明顯的配置升級。在一加 11 這機器上,一加給了 2K 分辨率的顯示屏,等效約 2x 的長焦鏡頭以及標稱功率達到 100W 的快速充電功能。電池容量也達到了 5000 毫安時這個很 “Pro” 的水平。因此從賬面配置上來說,一加 11 除了沒有無線充電,其實已經夠 “Pro” 了。 在配置表中的眾多項中,一加 11 有一項可能會讓很多人不太容易理解,就是屏幕。倒不是說屏幕素質或者刷新率不行,畢竟正兒八經的 2K 分辨率以及支持 LTPO 3.0 自由刷新率,還有三星 E4 發光材料…。。 對的,問題就出在三星 E4。要知道在 2023 年年初,各家旗艦機型早已經用上更新的三星 E6,或者是通過定制的方式提供一塊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素質以及具備高頻 PWM 調光的國產好屏幕。 ![]() 一加的說法是 E4 屏幕相比 E6 主要是峰值亮度差距,這對于日常使用體驗的影響很小。而 E5 屏則由于微棱鏡結構的加入,其可視角度遠不如 E4 和 E6 屏,因此最終選擇了 E4。 至于功耗,一加決定使用可變刷新率技術來彌補。 一加說一加 11 的屏幕幀率變化更靈敏,能夠像 iPhone 一樣隨著手指滑動和動畫加減速變化屏幕幀率,將同場景功耗降低 5%。并且幀率的變動調度不需要以往的白名單機制,而是直接通過識別顯示內容去匹配幀率。 ![]() 在這些努力下,一加 11 的續航表現……還算不錯。除了在開啟顯示芯片去用超分功能玩《原神》的時候電量下降的速度比較明顯,一加 11 其他場景下的功耗控制都挺好。 即便是一天玩 2 小時大型游戲左右的重度游戲黨,5000 毫安時的電池容量也足夠這手機堅持 1 天的正常使用。對于低強度使用的用戶們來說,一加 11 單次充電的續航時間可達 1.5 天左右,比第一代驍龍 8 手機們強多了。 ![]() 100W 快充就表現平平。一加官方標稱其 100% 充電時間約為 25 分鐘,我們的一加 11 在空電關機后插上電源,開始充電 27 分鐘左右顯示電量達到 100%,充電 28 分鐘后顯示完全充滿且輸入電流低于 0.5A。 整個充電過程峰值功率只有 60W,不過因為這個峰值功率維持時間還算比較長的關系,整體充電速度也足夠快??偟膩碚f,目前手機廠商們給的 100W、80W 等快充在實際充電效率上,并沒有和之前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 65W 級別快充拉開明顯差距。 “西裝暴徒”?不如叫“博士”吧 一加曾經用過“西裝暴徒”這四個字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因此 4WHAT 覺得用回這四個字來形容一加 11 也不是問題。一加 11 本身的產品定義是比較清晰的,也就是一臺主打高性能和游戲體驗的“中杯”旗艦手機。當然一加作為最“固執”的手機品牌之一,還是花了額外的成本,給了這臺高性能手機一身具有迷惑性的外觀和質感。 ![]() 2023 年的“中杯”旗艦們突然前所未有地卷起來了。 曾經各家的“中杯”旗艦們都是“被拋棄的一代”,滿身上下的減配和湊合,從配置表到打開包裝盒子就差有個人指著用戶鼻子罵“你不肯多花錢”。結果 2023 年的“中杯”們好像突然越好集體開卷,2K 屏、長焦相機這種以往得加錢到 Pro 才有的配置紛紛下放,加上第二代驍龍 8 芯片痛改前非,2022 年的等等黨們這回真贏麻了。 所幸在這么卷的市場里,一加 11 的競爭力還是不錯的。作為一個背靠 OPPO 的品牌,一加 11 可以享受 OPPO 的渠道和售后,讓這一身花大價錢打造的機身質感不至于只存在于摸不著的渲染圖中。一加明確了自己產品的主打人群,然后為他們量身打造了一款產品力出色的“標準版”旗艦手機。 這一波操作,我愿稱之為“免費升杯”。 ![]() 沖著性能和游戲體驗選擇一加 11 的用戶也不會失望,出色的游戲體驗、良好的散熱、獨立顯示芯片增強以及免費贈送的網絡加速功能,讓你在春節回家的路上和回家后都能繼續享受自己喜歡的手游。比起以前用蠻力性能來保證游戲體驗,一加這次關注了游戲體驗中更多的細節——在比性能比散熱之外,一加思考了更多“幀率”之外的因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加甚至可以說是很“老實”。一加 11 作為一臺標準版機型,其配置、用料和機身的品質感已經摸到了其他品牌的 “Pro” 們。這臺手機起步就是大內存大存儲版本,起步就是 2K 屏幕和 100W 快充……放到以前,這臺手機就是 “Pro”。 掌聲歡迎“西裝暴徒”的回歸吧,當然 4WHAT 更愿意叫一加 11 一聲“班納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