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8-31 瀏覽次數:648 |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664/w550h3314/20230517/b9a9-7b8fe9a69e0bd06e0ba7bc3fda8aa399.jpg
![]() 格力、互撕奧克斯對簿公堂,起訴已不僅是索賠斯年要爭個是非曲直那么簡單,更有意將對手限制在關鍵領域、格力關鍵環節之外。奧克 北京商報記者丨陶鳳?王柱力 7月18日,互撕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起訴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法院公告,索賠斯年關聯案件為格力電器起訴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等七被告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格力并索賠9900萬元,奧克格力再一次把奧克斯給告了?;ニ簩嶋H上,起訴雙方矛盾由來已久,索賠斯年無論是格力專利糾紛還是“挖人”指控,都令雙方的奧克“戰況”不斷升級,在這背后是空調市場不斷內卷的現實。 “纏斗”十年 公告顯示,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已受理原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奧勝貿易有限公司、尚彬、劉娟、古湯湯、吳慶壯、黃家柏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案。 格力電器訴求法院判令七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商業秘密,包括立即停止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原告商業秘密,永久刪除載有原告商業秘密的電子數據,銷毀使用原告商業秘密制造的空調器產品、模具、技術圖紙等載體。此外,格力還提請法院判令奧克斯將8個專利權轉至格力電器名下,并要求七被告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9900萬元。 ![]() 實際上,雙方的戰斗已綿延十年之久,早在2013年,格力“掌門人”董明珠便直斥奧克斯挖走己方人才,稱奧克斯將這批挖來的人才從珠海挪到了寧波,為新東家效力。 此后在2015年,格力電器將奧克斯告上法庭,指奧克斯涉嫌侵犯格力電器3項實用新型專利,最終格力電器勝訴,奧克斯被判向格力電器賠償230萬元。 2017年,格力再次發難,直指奧克斯侵犯了格力8個類別的空調產品專利,將奧克斯告上法庭,2020年5月,這場歷時近三年的侵犯專利權案終于塵埃落定,法院判決奧克斯賠償格力電器4000萬元。 除了法庭交鋒外,格力也曾通過微博公開舉報奧克斯,2019年6月,格力電器發布《關于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空調產品的舉報信》,指出奧克斯部分空調與其宣傳、標稱的能效值差距較大,經第三方機構檢測,能效比和制冷消耗功率的檢測結論不合格。 不過,奧克斯的反擊也頗為犀利,據了解,奧克斯購買了東芝空調的壓縮機專利,而后起訴格力電器侵權。2022年8月,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對該案作出專利侵權判決,并判格力電器賠償合計約5500萬元,加上2021年12月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正覺格力電器向奧克斯賠償約1.67億元,換言之,奧克斯在“壓縮機案”上獲得的判賠額已超過2.2億元。 專利之爭 盡管近年來,“轉型”成了格力的關鍵詞,預制菜、手機、新能源等概念,都或多或少與格力產生聯系,但截至目前,空調仍是格力業績的基石,截至2022年,格力電器空調收入高達約1349億元,零售占比超過71.36%,而新拓展的板塊營收不盡如人意,例如綠色能源在營收占比中只有2.49%,智能裝備只有0.23%。既然空調的角色如此重要,似乎也就能理解為何格力對同行“怒火沖沖”。 更關鍵的是,雖然空調家家必備、隨處可見,但其研發成本不能忽視。從研發費用上看,2020-2022年,格力電器的研發費用均維持在60億元以上,今年一季度研發費用約15.36億元,更是同比上漲16.21%。人員開支在研發費用中占比不低,格力電器表示,研發費用中的人員人工費用及直接投入費用占比超過80%,這似乎也就解釋了格力為何對“挖人”十分敏感。 在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看來,格力和奧克斯的戰爭,空調領域中“廝殺”的升級,在價格戰、渠道戰無止無休的背景下,龍頭企業更將戰火燒到專利權和商業秘密領域。格力、奧克斯對簿公堂,已不僅是要爭個是非曲直那么簡單,更有意將對手限制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之外。 以壓縮機為例,這是變頻空調中的關鍵部件,目前,多聯機用變容轉子壓縮機能夠將APF能效值提高8%,低負荷運行進一步提升20%,無論是制冷還是制熱,其速度均能快上一倍。如今空調行業已進入高效能時代,變頻空調成為主流,尤其是“新能效一級”產品成為多家品牌的賣點,這也要求壓縮機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但即便如此關鍵的部件,也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2年轉子壓縮機產量約為2.3億臺,同比下滑2.4%,銷量同比下滑2.2%。與此同時,新技術層出不窮,例如超高效搖塊壓縮機、集成壓縮機技術等,空調品牌沒有一天不在賽跑。 專家指出,空調領域的矛盾在于,關鍵零部件上技術要求高、差異化較大,但空調成品又同質化嚴重,消費者對差異感知不強,費心費力的研發可能未必會體現在銷量上,更何況在關鍵技術上,侵權成本很多時候要低于維權成本,這難免讓手握自主專利的企業不滿。 “內卷”繼續 令人不解的是,奧克斯與格力相比并不在一個量級,格力究竟在憂慮什么? 數據顯示,在線上市場中,格力、美的和海爾占據榜單的前三名,其市場總份額高達72.4%,其中格力占據了30.6%,美的和海爾分別占比30.2%和11.6%,其他企業合計占比27.6%;其次是在線下市場中,美的、格力和海爾三家企業分別占比34.2%、32.9%和14.2%,市場占有率之和為81.3%,其他企業合計占比18.7%。 ![]()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與其他家電不同,在市場滲透率高、增長有限的情況下,各空調品牌并未能相互制衡、達成均勢,而是進一步“內卷”,即便兩家企業體量不同,但吃的卻是同一塊“蛋糕”,在國內空調產能長期過剩的趨勢下,各企業擴產熱情依舊高漲,無非是想領先同行,哪怕只有一步。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國內家用空調市場產量一年約1.5億臺,而從產能角度看,目前基本可達到2.5億臺,換言之,每年約有1億產能處于過剩狀態。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又有多家空調企業宣布新產能基地投產,預計今年國內新增空調產能近2000萬臺。 家電產業觀察家許意強指出,相比風險,空調企業更強調機會,雖然空調保有率已經很高,但各家都想著占領“家電換新”市場,新增的空調產線也多是為了淘汰落后產能,并非簡單地增加生產數量。 此外,空調產品也遵循著“推新賣貴”的大趨勢,各家企業進軍高端市場的同時,也不愿放棄平價市場。據奧維監測數據,2023年上半年,線下高端掛機份額達到20.3%,柜機高端份額達到18.6%,隨著國內消費出現分極分化,空調的產品結構也出現分化,尤其表現在線上掛機在剛需性價比價格段占比提升,總體呈現K型分化走勢。 從價格端來看,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柜掛機均價水平都在穩定上升。而大匹掛產品由于市場潛力大,各大品牌廠商的內卷競爭,隨之普及率的提高,均價水平反而呈現出連續下滑趨勢。 專家認為,雖然空調企業也想打破這樣的殘酷競爭,希望通過場景細分打開新的空間,但相比強大的市場慣性,這樣的努力目前作用有限。北京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格力電器、奧克斯,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 責任編輯:韋子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