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3-31 瀏覽次數:1358 |
http://n.sinaimg.cn/translate/w900h579/20180310/0908-fxpwyhw8080649.jpg?zdy
原標題:搜狐醫藥 | TODAY:智能手表發現了女子的搜狐醫藥心臟腫瘤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美國Today網站報道,一名女士在收到智能手表發出的搜狐醫藥“房顫”警報后,在醫院查出了罕見的搜狐醫藥心臟腫瘤。 67歲的搜狐醫藥Durkee兩年前開始佩戴智能手表,預防外出意外跌倒。搜狐醫藥今年5月手表突然在半夜發出心跳不規則的搜狐醫藥警告,顯示可能是搜狐醫藥房顫有卒中和心衰風險。在連續三晚收到警告后,搜狐醫藥她到醫院進行檢查。搜狐醫藥 醫生最初也不太相信手表的搜狐醫藥診斷,一經檢查確實是搜狐醫藥房顫,進一步做超聲心動圖發現心臟長了粘液瘤,搜狐醫藥這是搜狐醫藥一種罕見且生長快速的非癌性腫瘤,有阻塞血流導致卒中的搜狐醫藥風險。一個月后,搜狐醫藥她接受了腫瘤切除手術。 智能手表真能預防心臟病嗎?西達賽奈中心近期研究稱,近2000名判斷房顫風險的用戶中,只有0.25%需接受抗凝治療,有可能與受試人群年齡較輕有關;42萬名用戶中的0.52%的人收到警報,其中34%診斷房顫,這種假陽性率可能降低實用性。 另一方面,智能手表的應用確實與就診率增加有關。有研究稱在264名因異常脈搏被警告并確診心律失常的用戶中,僅30人是已知的心臟病患者;一項1.6萬名房顫患者調查中,智能手表用戶就診率較高。 總的來說,智能手表可能是“雙刃劍”,發現隱藏疾病的同時又帶來信息過載。如果被警告,特別是有高齡、高血壓等心臟高危因素,不妨做檢查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