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來源:自用則小網 作者:楊泓/文 晉心榮/攝 發表時間:2023-04-30 瀏覽次數:6245 |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21116/66/w600h1066/20221116/43ec-8dd8c9456e174e9c98b30423f1dcdf13.jpg
原標題:自從把女兒當成“別人家的把女孩子”,老母親的兒當精神內耗徹底好了 自從把女兒當成“別人家的孩子”,老母親的成別徹底精神內耗徹底好了 這個暑假,有的老母媽過得雞飛狗跳,有的精神媽過得容光煥發。 如何不被孩子折磨得心驚吐血,內耗老母親們快來取取經。把女 作者 | 牧青野 月初,兒當和幾位媽媽趁著假期有空,成別徹底把寒假就約好的老母聚會終于給聚了。 不聚還好,精神一聚氣幾跳。內耗 同樣是把女媽,過得就不是兒當一個暑假: 娃被送回老家的,老母親把暑假過成了《向往的成別徹底生活》; 有人幫忙來帶娃的,雖然也有雞飛狗跳,但最多也就下班來一場《金牌調解》; 唯獨沒人幫忙帶娃的,生生把暑假過成了《武林風》、《荒野求生》、《極限挑戰》、《家庭保衛戰》、《乘風破浪的姐姐》…… 大家紛紛吐槽時,有個媽媽卻一直氣定神閑。 看她經歷了一個暑假,皺紋沒添一根,白發不增一絲,聲音還帶一點甜。 我們都知道她沒人幫忙帶娃,所以不免好奇,紛紛圍住她取經。 她只拋出一句:
“無它,把娃當成別人家的孩子而已?!?/strong> 聽她說完,所有人都愣神了好大一會兒,畢竟這是高級心法,得好好消化。 隨著大家漸漸回過味,一個個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我也假裝著應和了幾聲。 回家后,抱著試一試的心,我決定修煉她的心法。 嗯,真香! 把女兒當成別人家的孩子后 我管住了嘴,止住了腿 外出時,老母親姿態有多優雅,回家后,老母親的頭就能有多炸。 聚完會,進家門,果然,又是雞飛狗跳。
“媽媽,爸爸不讓我玩玩具?!?/strong> “媽媽,爸爸把我的畫擦了?!?/strong> “媽媽,爸爸不陪我扮演愛莎公主……” 一只腳還沒有踏進拖鞋的我,剛想化身包公審一審娃她爸,結果轉頭就看見了: 廚房地上被灑了一地的面粉; 我的書桌上被擦過,但依稀還能看出畫了啥的圖畫作品; 從門口到廁所,一路排開的各種顏色的圍巾,不對,是“愛莎公主的披風”。 我氣沉丹田,剛要爆炸。 但轉念一想: 不對!這不是我的娃,這是別人家的孩子,怎么能發火呢? 既然是別人家的孩子,那就不能揍,不能罵,得哄著管。 我得做一個慈祥的老阿姨。 剛伸出去的腳,收一下; 剛運氣來的氣,落一會; 剛亮好的嗓子,忍一忍。
“寶貝,你拿面粉是想要做好吃的嗎?你想做什么,我們可以一起啊?!?/strong> 可娃一點都不給面子:
“你怎么這么笨?面粉是雪啊?!?/strong> 老母親一邊懷疑自家女兒的智商,一邊強迫自己微笑:
“啊,好有創意。不過面粉是食物,食物不可以浪費,下次我們可以用其它東西來代替?!?/strong> “還有,媽媽看到你在書桌上畫的畫了,真好看。你是想給媽媽一個驚喜,對不對? 可是畫在桌子上容易被蹭掉,下次可以畫紙上,這樣媽媽就能把這些驚喜收藏起來了?!?/strong> “你拿圍巾出來是想演愛莎公主嗎?挑的顏色真好看。不過愛莎公主喜歡干凈,我們一起先把這些披風收到墊子上去好不好?” 娃很意外自己沒有挨罵,表現得倒是很興奮,但旁邊的娃她爸卻有被嚇到。 不過,老母親也不想解釋,這才剛剛開始。 把女兒當成別人家的孩子后 我化身成了夸夸精 雖然上次娃她爸被嚇得不輕,但熊孩子卻給樂壞了。 以前,她偷著小心翼翼地使壞。 現在,她開始放心大膽地犯錯。 比如,以前有吃不完的食物,不想吃的東西,她都會偷偷找個角落藏起來,等待它們慢慢發芽,觀察生命的奇跡。 現在,她會“肆無忌憚”地拽著我去參觀她的食物寶藏:
“媽媽你看,我把它們都藏起來了哦,你說好了不生氣,我才告訴你的?!?/strong> 不得不說,看到那些泛著綠光,長著絨毛的過期食物,擠在冬被縫隙朝我微笑,老母親差點嗷一嗓子背過氣去。 但是, 這是別人家的孩子,怎么能發火呢?得夸! 夸不出來怎么辦? 硬夸!
“謝謝寶貝這么信任媽媽,和媽媽分享了你的秘密?!?/strong> “我發現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雖然做錯了事,但是還是主動承認錯誤了,媽媽要表揚你?!?/strong> “你沒有把食物丟掉,這一點也很不錯?!?/strong> 聽我這么一說,娃也徹底放開了:
“是的,媽媽,就是因為害怕你罵我,我才不告訴你的?!?/strong> 聽聽,這還都是我的不是了…… 我正在思考這種方法對不對,下一句就聽到了娃的懺悔:
“媽媽,其實我知道我做錯了,那我下次要是吃不下或者不喜歡吃,我會告訴你的,不會再藏起來了。 那媽媽,你還會像今天一樣不罵我嗎?” 聽出一絲希望的老母親趕忙說好好好。 看來,這個把孩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的心法,還不錯。 自從把她當成別人家的孩子,老母親的心態變了,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變了。 竟然還有了孩子向我吐露真心的意外收獲。 嗯,繼續堅持。 把女兒當成別人家的孩子后 發現孩子身上全是光環 在持續使用這套心法一周后,神奇的事情出現了: 隨著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我對娃的評價也不一樣了。 當我忍住想要批評的心,變成開始夸贊的嘴后,發現女兒身上的優點是越來越多了。
以前覺得她愛頂嘴,現在發現她辯論能力很強; 以前覺得她很淘氣,現在發現她動手能力很贊; 以前覺得她老愛使壞,現在發現她思維能力很?!?/strong> 據說,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做 “貼標簽效應”。 簡單來說, 就是你期待孩子成為什么樣,就給他貼什么樣的標簽。 比如,以前女兒看完書隨地就放。 自從我改變戰略,逮著她偶爾把書歸位的一次機會使勁夸她后,“不好意思”的女兒,變得越來越愛整潔。 不但會把她看完的書放整齊,還會把我看完的書也幫忙歸位。 而且,不夸還好,越夸越上癮。 被夸得忘乎所以的女兒,越來越優秀,夸娃夸得忘乎所以的老母親,也覺得自己的女兒越來越優秀。 有時候我也會迷惑:我娃,不對,這位“別人家的孩子”,背后到底有著一位怎樣優秀的媽,她是怎么教出一個這么優秀的娃的? 看來改天得好好找她請教請教。 不過,“把娃當成別人家的孩子”這套心法雖好,但偶爾也有失控的時候。 但這點困難,怎么能難倒身經百戰的老母親呢? 每當要失控時,我都會 靜立——垂手——低頭——吐氣——默念:
“這不是我的娃,這不是我的娃,這不是我的娃。 這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是別人家的孩子?!?/strong> 然后,瞬間就釋然了,再大的怒火,也能化作笑露八顆齒。 在和女兒愉快地相處了一段時間后,她在我眼里是越變越可愛,我在她眼里,也越來越有愛。 而且,好處還不止這一點。 娃她爸從一開始擔心我出啥問題了,小心翼翼過每一天。 到為了維持現在美好的家庭氛圍,開始主動承擔起了帶娃、做飯、做家務等一系列容易誘發老母親火氣的事情。 而我自己,每天在這種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溫馨中,不再時時像炸彈,日日氣抖冷。 家庭和睦,婦唱夫隨,媽慈娃孝,之前被氣出來的病也慢慢都好了。 把娃當成別人家的孩子后,我也能從父母的視角跳出來,用旁觀者的身份去養孩子了,心態穩了,也不焦慮了。 開始換位思考,尊重孩子了; 愿意耐著性子,欣賞孩子了; 肯蹲下身來,懂得孩子了。 把養孩子當成是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是靜待花開的一場人間修行。 一切,都越來越美好。 |